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近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在《求是》发表题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文章。文中着重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利器所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支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韩俊部长的文章,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形成紧密呼应,为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明确提出聚焦种业振兴、耕地提质、智能农机研发等十大领域。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作为智慧农业先行者,托普云农始终以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专业深度融合,用科技之光照亮兴农之路。
深化人工智能应用 打造农业科研新范式
文章指出: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重大突破,农业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正在引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走向。我们要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
托普云农不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科研场景的应用,运用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植物三维重建等技术自主研发了智能考种、智能人工环境、高通量植物表型解析、病虫害识别、昆虫行为分析等一系列农业科研装备,广泛用于种质资源鉴定与保护、品种培育、植物生长研究、病虫害机理研究等众多科研场景。
托普云农部分农业科研智能装备
同时,得益于软硬件协同开发应用优势,托普云农为农业科研院校打造“科研平台+试验基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勘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培训”的完整一站式服务,先后参与建设了国家南繁研究院种业创新中心植物舱、三亚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基地等标杆案例,助力农业科研提质增效、智慧升级。
托普云农参与建设农业科研基地
推动种植精准化 藏粮于技提单产
韩俊部长提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支撑。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和品质,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把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加牢固。
在种植业领域,托普云农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生产全周期、全场景深度融合,数智赋能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天空地一体化、病虫害智慧监测预警系统,立体反映农田生态状况,并结合土壤墒情分析、作物生长评估等AI算法模型,对农情进行综合研判,为农事操作提供决策依据。再通过环境智能调控、无人机精准飞防、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控制系统,实现耕、种、管、收精准化自动作业,显著推进作物种植精准化,为大面积单产提升赋能。
夯实数据底座 建设数字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短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托普云农发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乡村治理大数据底座,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三农数据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精准化,让数字乡村治理以“智”增“质”。
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决策部署,托普云农提供技术支撑打造的“浙江乡村大脑”,贯通省、市、县三级,汇集全省三农大数据,开发并集成了农政监管、乡村治理、防返贫监测等100+数字化应用,实现涉农事项业务流程优化,精准化种养、智慧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显著提升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围绕乡村产业数智化升级,托普云农创新“产业大脑+未来农场”模式,先后助力打造浦江“超级农场”、仙居“亲农在线”、“梅”好兰溪、榧香诸暨等地方特色产业。
浙江乡村大脑
持续自主研发 促进产业协同
韩俊部长指出:抓农业科技创新,要“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发挥好企业在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深耕智慧农业多年,托普云农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农业大数据等领域形成核心优势。
同时,托普云农先后与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南京农业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生态共建等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农业科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关键支撑。托普云农持续深耕农业科技领域,致力于技术创新与突破,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为推动农业科技迈向新高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