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茌平区86万亩小麦进入收获期,当地积极做好机收减损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用科技手段保障夏粮稳产丰收、颗粒归仓。
6月3日,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在茌平区冯官屯镇东封村的一片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曹红军正在收割小麦,四台大型收割机联合作业,往返穿梭在金色的麦浪中,齿轮转动之间,麦粒、秸秆有序分离,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的储粮仓里纷纷“吐”出,田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刚收的小麦已经送到粮点,每亩比上年多产了200斤,亩产达到1300斤。政府还给派了联合收割机,我这300多亩小麦,不到两天就能收完。”曹红军高兴地说。
茌平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万亩。为提升粮食单产,近年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围绕技术推广应用和指导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集成发力,推动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亿斤以上。
冯官屯镇高级农艺师李其成介绍:“我们结合生产实际,指导农民落实小麦镇压控旺、缺墒补灌技术,开展新型农机对比实验和优良品种展示示范,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从总体情况来看,今年小麦明显好于往年,单产、总产有望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茌平区加快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做实做细机收减损挖潜提升工作,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力度,提升农机化作业质量和效益。“‘三夏’生产期间,茌平区上阵耕、种、收各类农业机械1.3万台(套),其中新型农业机械3000台(套)。同时,我们利用农机推广站、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机收减损培训活动,提高农机手机收减损技能,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茌平区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李光介绍。
来源:聊城日报